
为什么说考公考编资料,是普通人最容易上手的“躺赚”副业?
最近刷到个段子,说现在宇宙的尽头是编制,连楼下卖煎饼的大姐都在讨论申论怎么写“对策题”。虽然是个玩笑,但确实戳中了当下很多人的痛点——经济波动期,大家都想找个“稳”的退路,考公、考编自然成了香饽饽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这个“全民刚需”背后,藏着普通人也能抓住的副业机会?
这个项目,到底有多“抗打”?
先问个问题:你觉得考公是年轻人的专利?错!30+辞职备考的、在职想跳槽的、甚至退休阿姨想给子女找资料的……需求简直像潮水,一波接一波。更关键的是,这项目不是一阵风,而是“常青树”——只要“编制”还是大家眼中的“铁饭碗”,资料需求就不会断。你想啊,每年国考、省考、事业单位、教师编加起来上千万考生,每人愿意花几十块买份“通关资料”,这市场得多大?
而且它有个隐形优势:复购率高。考生第一次没考上,第二年还会买资料;考完试想考教资、考国企,还能接着推别的赛道。根本不用愁“没客户”,需求自己会找上门。
两部手机就能开工,小白也能快速上手
别一听“项目”就觉得复杂,这事儿简单到离谱——两部手机就能玩转。一部负责“引流”,在小红书、抖音、闲鱼上发“备考经验帖”,比如“3个月上岸,我用过的资料全整理好了”,偷偷在文末埋个“资料领取钩子”;另一部负责“成交”,微信上自动回复资料链接,或者拉个“备考打卡群”,群里有干货,顺便卖资料。
收入方面更实在:保守点说,一部手机每月5000-10000很轻松。周末加个班,多接几个单子,比很多“996”副业靠谱。要是搞工作室,雇几个人多手机矩阵操作,月入十万也不是画饼——毕竟市场需求摆在那,你只需要当好“资料搬运工”和“需求连接器”,不用自己生产内容,直接整合全网优质资源就行。
不止考公,还能“多点开花”赚更多
等做顺了,你会发现这项目还能“无限拓展”。考公资料卖火了,顺势推教资、事业单位、国企招聘资料;用户积累多了,卖PPT模板、学习课程,甚至做“备考规划咨询”,把流量变成自己的“私域提款机”。很多做这行的人,最后都成了“备考赛道博主”,粉丝多了,广告、合作接踵而至,比单纯卖资料赚得更多。
更关键的是,这项目启动成本低,基本就是“零成本”操作——资料网上有的是,花点时间整理就行;手机大家都有,不用额外投资。说白了,就是用“信息差”赚钱,而考公考编的信息差,永远存在。
跟着课程,从小白到“资料大佬”只需3步
可能有人会说:“我不会引流怎么办?不知道怎么整理资料?”别慌,项目有系统的课程,从“筑基篇”教你怎么找资料、怎么写引流文案,到“结丹篇”教你怎么精细化运营、怎么拓展赛道,一步步带你从“小透明”到“资料大佬”。跟着学,少走半年弯路,直接复制成功经验。
现在这个时代,副业拼的不是多花哨,而是能不能抓住刚需。考公考编资料,就是那个“刚需中的刚需”。与其每天刷手机焦虑,不如花一周时间把这个项目摸透,说不定下个月账单就给你惊喜——毕竟,谁能拒绝一边备考/上班,一边“躺赚”的快乐呢?